社会心理学行为有哪些,心理学社会心理与行为
社会心理学第十章-攻击行为:伤害他人
1、侵犯是指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。社会心理学将侵犯看作是人的一种行为,可有的学者认为上述定义未能说明引起侵犯行为的原因,也不能反映侵犯者内部的认识活动和情绪状态。这个定义因其简单明确,易于实验观察,所以广为人们所接受。
2、社会关系主要研究社会个体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,包括偏见:不喜欢他人、攻击:伤害他人、吸引与亲密:喜欢他人与爱他人等。总的来讲,这门学科吸引我的地方在于,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,很适合我这种对什么都有点感兴趣的人。
3、这时他就倾向于去寻找一只“替罪羊”(scapegoat),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,并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。据心理学家的观察,被当作“替罪羊”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两个特征:第一,软弱性。“替罪羊”一般是软弱的,没有还击的可能。
4、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规律。在个体层面,研究包括社会化过程、人际交往、言语发展、家庭和学校的影响等。在社会群体层面,研究涵盖群体结构、规范、态度、偏见、攻击行为、习俗和文化等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随时间而演变。
5、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。 在分析敌意性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的原因时,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。(1)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。(2)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。(3)攻击行为是习得的。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。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。
标签: 社会心理学行为有哪些
相关阅读
评论
精彩评论